
央视报道!CCTV-17聚焦“双壹计划”鄂尔多斯“1+2”专项首批毕业生就业与暑期实践
8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中国三农报道》栏目对“双壹计划”鄂尔多斯“1+2”专项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报道。节目聚焦鄂尔多斯“1+2”专项首批研究生就业仪式及暑期社会实践的现场实况,展现了“双壹计划”这一创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重要里程碑成果。
点击链接看报道:https://tv.cctv.cn/2025/08/29/VIDE7YLOy6HdYJ5nbr9hTyMG250829.shtml
多位重要嘉宾莅临活动现场指导工作。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鄂尔多斯市委农牧办主任,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乔建江;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太阳集团tcy8722原副校长张建华;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晓山;太阳集团tcy8722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郭立群;太阳集团城娱8722党委书记张远帆等出席活动。乔建江为活动致辞,张建华、刘晓山、郭立群发表讲话,张远帆作“双壹计划”项目进展报告。百余名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了首批毕业生就业暨2025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鄂尔多斯市委农牧办主任,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乔建江致辞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太阳集团tcy8722原副校长张建华讲话
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晓山讲话
太阳集团tcy8722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郭立群讲话
太阳集团城娱8722党委书记张远帆作“双壹计划”项目进展汇报
央媒聚焦“双壹”实践成效
CCTV-17《中国三农报道》栏目派出记者团队,全程跟随并记录了“双壹计划”鄂尔多斯“1+2”专项首批毕业生奔赴基层就业、开展实践调研的全过程。报道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地方人才需求与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等视角切入,展现了“1乡镇2名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与落地成效。镜头跟随“双壹”学子的脚步,记录了他们深入田间调研、走访农牧户的一线实况,呈现了“双壹”学子在服务乡村中的成长与担当。
绒山羊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及专用饲料开发研究组调研现场
玉米密植与水资源节约利用关系研究组调研现场
种植业生态足迹与低碳生产技术应用组调研现场
奶牛低碳养殖技术研究组调研现场
首批学子奔赴基层岗位
首批11名学子即将奔赴鄂尔多斯各乡镇岗位开展工作,标志着“双壹计划”全国首创的“1乡镇2名研究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从培养到落地的完整闭环。学子们带着属地需求入学,经过系统培养与实践锤炼,未来将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首批就业学子即将奔赴鄂尔多斯各乡镇岗位
毕业生代表周晗发言
校地携手共建育人机制
聚焦资源约束与产业升级痛点,会上,智能育种与节水种植实验室项目签约落地,着力破解“水粮矛盾”等关键瓶颈,为农业高效发展提供核心科技支撑。会上还举行了联合导师聘任仪式,通过“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的契合度。
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联合导师聘任仪式
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启动
大会同步启动“先锋带新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批就业毕业生与2025级新生组成四支特色鲜明的调研小队,围绕达拉特旗农牧业发展关键难题开展实践调研,课题聚焦玉米密植与水资源节约、种植业低碳技术与农膜回收、奶牛低碳养殖、绒山羊营养饲料开发,精准对接属地实际,强化服务属地发展能力。
调研出征授旗仪式
“双壹计划”2025级新生代表宋世豪发言
“双壹计划”鄂尔多斯“1+2”专项是我校与鄂尔多斯市携手打造的乡村振兴国际化菁英人才订单式培育项目,创新实施“1乡镇2名全日制研究生”专项培育行动,计划五年为鄂尔多斯市订单式培养100名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高层次人才。首批毕业生顺利奔赴基层岗位,开启了人才培养模式从理念探索到实践落地的新篇章,标志着校地协同育人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双壹计划”将持续深化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锤炼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不竭的智慧与力量。